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南宁市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及市委市政府重要决策部署,聚焦一产显特色,调结构,强产业,抓改革,谋融合,促脱贫,保增收,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稳健发展,成绩显著,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2017年全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04.72亿元,同比增长4.1%,第一产业增加值404.18亿元,同比增长4.1%,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15元,同比增9.8%。现将有关工作总结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亮点
2017年,南宁市坚持“一产显特色”的发展思路,农业工作成绩喜人、亮点频出,全市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主要表现为“六大提升”:
(一)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提升。据统计,全年完成粮食总产量216.8万吨,同比下降2.9%;蔬菜产量545.4万吨,同比增长5.4%;水果总产量248.3万吨,同比增6.2%;西甜瓜产量126万吨,同比增2.02%;桑蚕产量9.3万吨,同比增长1.42%;肉类产量65.81万吨,同比增长1.2%;水产品产量27.45万吨,同比增长5.1%。
(二)特色产业影响力提升。火龙果、晚熟杂交柑橘种植规模和产量全区第一,火龙果种植面积占全国种植面积近五分之一,南宁成为全国最大的火龙果生产基地。“上林八角”“上林大米”获颁国家地理标志商标,5个农产品品牌获批年度广西名牌产品,横县茉莉花茶被授予首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称号,南宁香蕉获得“2017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上林县成功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
(三)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创建水平提升。横县被确定为全国糖料蔗生产保护区试点县,横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国家第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西乡塘区“美丽南方”获得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8个示范区获评为第四批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区级示范区总数在全区领先。
(四)一二三产业融合成效提升。马山县入选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西乡塘区忠良村获“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称号,隆安县定江村获“广西特色生态农业名村”称号,新增7个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上林县成功获批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全市定性监测蔬菜水果样品合格率99.96%,定量监测合格率预计97%。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2个。横县获批成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六)农村综合改革质量提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可颁证率达96.05%。新增农民合作社817家、家庭农场226家,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5家,新增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6家。
二、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以稳为先,严格抓好粮食安全生产。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确保总体生产能力不下降。全年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45.57万亩,粮食产量216.8万吨。大力培育大型粮食生产主体,全年安排粮食安全保障资金1800万元,实施项目24个,扶持粮食生产新型经营主体22家。稳步推进粮食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不断提高宾阳县古辣香米、横县朝阳大垌和隆安县雁江优质稻米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巩固。
(二)聚焦特色,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一是全面实施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品种品质品牌“10+3”提升行动,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糖料蔗恢复性增长,火龙果、晚熟柑橘等优势特色水果发展迅速,蔬菜、食用菌生产规模日益扩大,肉牛、肉羊等草食畜牧业比重持续提高。二是强化标准化规模种养。2017年市本级财政投入1.3亿元,建设各类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112个。2017年落实完成“双高”糖料蔗基地17.24万亩,累计建成“双高”糖料蔗基地47.23万亩。三是积极打造品牌。持续推进“三品一标”建设,不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市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22个,有效期内“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达143个。大力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重点培育提升优质大米、香蕉、茉莉花、火龙果等区域公用品牌。相继召开香蕉、火龙果产业品牌大会和推介会,南宁香蕉、南宁火龙果等品牌在全国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三)争先创优,着力建设高水平农业园区。一是积极开展“三区三园一体”创建。2017年我市横县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糖料蔗生产保护区试点县,横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第一批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西乡塘美丽南方休闲农业示范区入选国家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二是全市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扩面提质,乡级向县级、市级、自治区级、国家级梯次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2017年新建市级示范区11个,申报自治区级考评的示范区11个,组织60个示范区参加第二批自治区县乡级考评。全市启动创建自治区、市、县、乡四级示范区总数累计169个。其中,35个示范区通过市级考评,18个示范区被认定为区级示范区,有36个示范区被自治区认定为广西第一批县乡级示范区。全市102个乡镇创建乡级示范区103个,每个县区已实现创建市级以上示范区3个、县级示范区1个、每个乡镇创建乡级示范区1个的目标。
(四)提升效益,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一是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以建设环首府休闲农业产业带和首府南宁都市休闲农业示范区为重点,完成制定《南宁市休闲农业示范区专项规划》,加快建设15个休闲农业示范区。积极争创休闲农业示范典型,马山县入选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2017年新创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7个,全市休闲农业由遍地开花逐步向区域集中发展迈进。二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广西顺来茶业有限公司周顺来牌茉莉花茶等8个产品获得2017年新认定广西名牌产品奖励。三是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全市农村电商覆盖率达65%,上林县获批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深入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 宾阳县成功申报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
(五)强化监管,全力提高农业安全水平。一是完成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工作,应免动物免疫密度达到100%,抗体合格率达到85%,各项指标任务均达到国家标准,全年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二是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定量监测水产畜禽产品样品合格率100%,生猪“瘦肉精”快速检测合格率100%,生鲜牛乳检测合格率100%。开展生猪屠宰监管执法行动804次,查处私宰窝点67个。三是强化种子质量监管,保障农业用种安全。增强对重点区域、重点品种的种子质量抽检,全年共抽检种子样品139个,抽检转基因样品35个,鉴定水稻品种120个,确保我市农业生产用种安全。四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开展农产品可追溯管理试点。率先在获得无公害产品认证养殖企业推广安装使用养殖环节动态监管平台,7家无公害养殖企业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带标上市”项目通过验收。五是深化“平安农机”创建工作。全市辖区内无立案农机事故发生,农机安全生产态势平稳。
(六)面向市场,推动农产品快速流通。一是借助农业展会平台拓宽农产品产销渠道。通过举办2017东南亚(南宁)香蕉全产业链峰会暨香蕉产业品牌大会、中国(南宁)柑橘全产业链品牌博览会,全面展示南宁特色水果产业最新发展成果。先后在北京、西安、上海等地举办品牌推介会,推介南宁沃柑、南宁火龙果等品牌,不断开拓中国华北、华东和西北地区的市场。二是强化农业招商引资。成功举办南宁市特色农业开放合作与投资推介会,200多名东南亚国家及国内企业的代表参加会议,现场签约总额超过10亿元。组织南宁市35家重点龙头企业、100多个特色农产品参加2017年广西农业项目投资合作对接洽谈会,并就南宁火龙果品牌、富硒农产品产业进行重点项目专场推介。三是创建南宁火龙果品牌,加大南宁火龙果品牌的宣传力度。主办第二届中国(南宁)火龙果品牌大会,会上举行南宁火龙果品牌发布仪式,宣告2017南宁火龙果品牌创建工作正式启动,标志着南宁火龙果产业正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大步迈进。
(七)依靠科技,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全年共引进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新品种102个,实施推广测土配方施肥691.32万亩次,推广各项节水技术248.52万亩次,实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212万亩次,绿色防控技术推广面积493万亩次。大力推广农业机械作业,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492.9万千瓦,新增主要农机装备3000多台,完成机耕面积1296万亩,机播(插)面积378.8万亩,机械深耕深松面积254.8万亩。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全年实地培训1180场次,培训人员达59200人次,举办电视培训25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稳步推进,培育认定新型职业农民773人,其中,认定新型职业农民高级7人、中级127人、初级639人。
(八)激发动力,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一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速推进。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市完成确权耕地面积565.72万亩,可颁证农户103.64万户,可颁证率达96.05%,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可颁证率达到95%以上的工作任务。在全区率先建成了市、县、乡镇三级统一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管理信息系统。全年新增农村土地流转面积11.26万亩,全市流转面积达161.86万亩,流转耕地占农户承包地的32.56%。武鸣区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顺利推进,建立了抵押贷款管理制度,已累计发放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26笔、金额5278万元,抵押登记面积达20970亩。二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增强。全年新增农民合作社535家、新增家庭农场155家,全市共有农民合作社4002家、家庭农场769家。6家企业获得2017年度广西水产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评定。
(九)生态发展,持续推进绿色农业。一是大力发展生态养殖,推进畜禽现代生态养殖认证工作,全面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年度生态养殖认证30%的工作任务。二是强化清洁生产,建设美丽乡村。全年累计清捡田园面积643.96万亩,推广清洁技术面积864.27万亩,建立清洁田园示范点271个,回收农药瓶513.10万个,清捡废弃物(秧盘、薄膜等)943.37吨。三是深入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制定《南宁市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方案》,全市回收秸秆总量648.63万吨,完成秸秆还田605.87万亩,秸秆综合利用率提升至87.16%。四是着力开展农产品产地重金属监测与综合防治。在武鸣区、横县、宾阳县、上林县开展农产品及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调查,共采集化验水稻样品2050个,土壤样品700个。
(十)确保增收,大力推进产业富民和产业扶贫。一是“产业富民”专项活动。截至12月底,制定村级经济发展计划完成率为100%,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完成率为110.81%,打造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完成率为98.12%,培育带动农户增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成率为110.76%,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完成率为97.38%。二是推进种养业与产业扶贫结合,整合市本级财政农业专项项目资金1.06亿元,用于支持上林、马山、隆安、邕宁四个贫困县区发展产业扶贫项目。全市421个贫困村实现扶贫产业全覆盖,其中346个村有集体经济收入。贫困村“3+1”特色产业基本确定,脱贫摘帽特色产业贫困户覆盖率已达到60%以上。三是拓宽产业扶贫渠道。动员61家企业参与56个深度贫困村和1个深度贫困乡镇对口帮扶,三次举办企业与贫困村产业扶贫洽谈对接会,动员280多家(次)企业与全市421个贫困村对接洽谈扶贫产业发展项目,达成帮扶合作意向共1758项,促成我市与全国知名企业中信国安长期合作,为南宁贫困地区的农产品打入北京市场打开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四是大力扶持村集体经济。培育和引导1239个农民合作社、149个龙头企业参与了产业扶贫,带动25.03万贫困人口增加家庭收入。
(十一)明确职责,农业依法行政有新作为。一是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不断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组织全委系统执法人员27人参加了全区统一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续职)考试,及时更新持有执法资格证人员名单公示,保证所有执法人员均持证上岗,亮证执法。二是严格依法履行职责。在开展对农业各行业市场主体监管行动中,能做到依法履职,深入推进农业综合执法,集中开展了种植业执法、养殖业执法、动物检疫及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植物检疫执法等专项整治活动,2017年共办理行政许可1027件,行政处罚案件 25件。三是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完成部门权责清单和权力运行流程编制工作。扎实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落实好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
(十二)加强教育,推进机关党建工作。一是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开展“学党史、强党性”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党员政治理论素养。二是加强廉政建设,提高拒腐防变和服务改革发展的能力。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开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回头看”工作,全力配合第二轮巡察第二巡察组开展巡察工作。三是召开南宁市宣讲团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宣讲报告会暨专题座谈会。市委宣讲团成员、农委党组书记、主任杨敏同志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行了专题辅导。四是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集中宣讲。邀请南宁市宣讲团到我委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集中宣讲,切实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增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坚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