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治污染、惠民生,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积极探索新型现代农业发展新途径,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力保障了全市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
一、农村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2017年农业平稳增长。2017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及服务业总产值704.7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1%,其中农业产值增长3.5%,林业产值增长24.8%,畜牧业产值增长2.1%,渔业产值增长5.2%;占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分别为55.9%、5.6%、28.2%和4.2%;拉动产值分别增长1.9、1.1、0.7、0.2个百分点。
(一)农业种植结构分化
2017年,南宁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7.85万公顷,增长0.2%,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中,粮食、经济作物和其他农作物种植面积占比分别为44%、24.5%和31.5%。
1、粮食面积、单产、总产“三降”
2017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43.03万公顷,同比下降1.4%;粮食产量216.81万吨,同比下降2.9%,粮食播种面积、产量连续已经两年下降。又加上今年受气象条件和晚稻黑条矮缩病的影响,粮食单产下降1.5%,粮食生产总体萎缩。
2、特色作物优势凸显
一是蔬菜面积继续扩大,产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因产品种植结构的调整,2017年南宁市蔬菜面积24.12万公顷,同比增长3.8%,产量545.4万吨,同比增长5.4%,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的速度。其中,南瓜(增长12.9%)、冬瓜(增长6.5%)、四季豆(增长6.9%)、茄子(增长5.7%)和油菜(增长5.4%)产量增速均超过5%。
二是甘蔗种植面积与去年持平,但单产明显提高。2017年,南宁市甘蔗种植规模基本维持在去年的水平,甘蔗播种面积14.1万公顷,同比增长0.8%。但因大力推广甘蔗“双高”基地建设,再加上日照、雨量等气候条件利于甘蔗生长,甘蔗单产明显提高,达到1161.58万吨,增长4.1%。
三是食用菌、蚕茧等特色产业依然保持快速发展良好势头。近年,食用菌、蚕茧需求数量日益增多,市场行情好、生产效益高,生产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全市食用菌产量23.04万吨,增长2.9%,蚕茧产量9.6万吨,增长4.8%。
3、“新三样”水果喜迎丰年
2017年南宁市水果总产量达248.32万吨,同比增长6.2%。2016年底南宁市果园面积扩大了0.4万公顷,同比增长的3.4%。生长期短、经济效益高的水果品种喜迎丰收,前两年种的“新三样”水果如柑、火龙果、百香果已进入盛产期,产量分别猛增124.6%、38.5%和16.7%。“老三样”水果香蕉、龙眼、荔枝生产萎缩,产量分别下降1.5%、1.5%和0.7%。
(二)林木砍伐量明显增加,成为拉动农业经济增长新亮点
2017年,南宁市全面清理“领导干部种植桉树”和“使用非林业用地种植桉树”,受这两个政策刺激,木材砍伐量在短时间内大增,出现了近年少有的高增长,2017年,南宁市木材砍伐量比上年增长29.6%。林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产值仅5.6%,但拉动农林牧渔业产值增长1.1个百分点。
(三)猪、牛羊、家禽呈“二增一降”,畜牧业结构出现调整
一是生猪生产逐渐向好。上半年以来,受养猪效益驱动,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不断增强;再加上加大了生态环境整治力度,部分散养户退出,规模养殖企业加速扩张,生猪供应量出现结构调整。2017年,生猪出栏507.11万头,增长1.8%,其中,规模以上养殖户生猪出栏增长10.3%,规模以下养殖户生猪出栏零增长。总体上看,生猪生产虽有好转,但由于15、16年这两年生猪出栏大幅减少,目前出栏数仍没恢复到2015年的水平。
二是脱贫政策扶持,牛羊肉生产稳定。由于市场需求量增加,价格好,牛羊养殖成为脱贫攻坚的好产业,各地纷纷出台脱贫政策进行扶持,加大资金补贴力度,提高养殖户养殖积极性。2017年全市肉牛出栏26.18万头,增长4.3%;羊出栏28.48万头,增长1.5%。
三是禽流感的影响仍未消化,家禽生产恢复缓慢。上半年,南宁市家禽养殖受到禽流感的冲击较为严重,进入三季度,家禽价格回涨,养殖户逐渐扭亏为盈,补栏愿望强烈。2017年,南宁市家禽出栏13875.39万羽,下降1%,存栏增长1%,家禽生产恢复缓慢,禽流感影响仍需时间消化。
(四)渔业生产持续平稳
南宁市积极推进特色渔业发展,推进名特优水产养殖,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水生动物疫病监控,渔业保持健康持续发展。2017年,南宁市实现水产品产量27.5万吨,同比增长5.3%。
二、当前南宁市农业发展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2017年,南宁市农村经济运行总体态势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稳定粮食生产的压力有增无减。由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城镇化进程推进,种子、化肥、农药、人工等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涨,再加上务农种粮不如打工挣钱,种粮的比较效益相对较低,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不足,很难持续调动,稳定粮食生产压力逐年渐增。
2、畜牧业后续发展面临考验大。一是受“禁限养”政策影响,部分小规模养殖户搬迁或完全关闭;二是一些养殖户环保不过关,畜禽养殖户环保整治压力加大,需停业整治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受禽流感疫情的影响,终端市场消费价格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至盈亏线以上,疫情给养殖户带来的亏损,也需要时间才能弥补。畜牧业后续发展面临考验。
3、林业拉动力减弱。2017年,南宁市木材砍伐量已经完成了蓄积量的80%,可供采伐的木材数量不多。而且2018年自治区林业厅可能会下调南宁市木材采伐限额,南宁市木材采伐量可能会出现负增长,届时,林业生产可能会拖累农业增长。
4、农业抗风险能力弱。长期以来,农业靠天吃饭,资源要素投入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环节,对产前产后环节投入不够,一旦气候不佳,病虫灾害、动物疫情没有及时控制,农产品销路受阻,市场价格不理想,对农业生产、稳增长将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小规模的农户都会受上年各农产品价格高低影响而盲目组织生产,市场预测和防范风险能力欠缺,农业生产往往比较被动。
三、促进2018年农村经济的几点建议
1、全力以赴,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确保粮食生产,既是经济工作,更是政治任务,稳定粮食生产,需多方入手,齐抓共管。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区、市各项惠农扶粮政策,强化农业补贴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作用,有效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二是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高效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流转,确保将有限的土地资源集约到种植能手的手中,提高粮食生产的组织效率。
2、统筹兼顾,力促畜禽生产健康发展。一是加大畜禽疫病防控力度,全面落实动物防疫网格化管理制度,落实防控责任,对疫情严防死守。二是建议增加财政补贴,引导畜禽养殖户进行标准化改造和建设,推进粪便综合利用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减少环保改造的阻力。三是推进畜禽产销一体化,大力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产销模式。四是注意媒体和网络舆情的引导。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在疫情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引导新闻媒体向公众传播正面的信息,及时消除疫情带来的市场恐慌,重振畜禽市场信心;鼓励政府、高校、医院食堂积极向养殖户采购各类健康畜禽,在养殖户最艰难的时刻,帮助他们增加产品销路,减少疫情的损失。
3、转型升级,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一是因地制宜不断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要坚持农民家庭经营主体地位,创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方式,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二是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引进、培育和壮大一批在全区乃至全国位居同行前列的龙头企业航母。
4、提质增效,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一是继续推进农村水利设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力度,增加与农村电商有密切关联的道路、仓储、冷链物流,信息化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基础。二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标准化种养、生态生产、健康养殖、病虫害防控、测土配方施肥等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提高防病抗灾能力。三是大力推进绿色、生态、有机农产品的生产,促进农业生产由 “生产导向型”向“消费导向型”转变。四是农产品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引进高产能、高品质、高效益的优良品种,走差异化、品牌化道路,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避免大量同质化农产品集中上市造成无序竞争,也避免某一农产品生产波动对全市农业稳增长全局带来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