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8年工作思路
2018年,我市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突出高质量发展,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凸显一产特色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巩固和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为底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效益优先,全面实施新一阶段现代特色农业产业“10+3”提升行动和新一轮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创建行动,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积极推动一二三产融合,稳步有序开展农村改革,推动农业尽快由总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不断增强我市农业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做大做强现代特色农业文章,不断朝现代农业强市迈进。
二、2018年主要工作目标
2018年,力争实现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以上,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
预计2018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32万亩,产量214万吨。蔬菜播种面积372万亩,同比增长3%;产量583万吨,同比增长7%。糖料蔗种植面积206.9万亩,同比增0.8%;2017/2018榨季产量1150.7万吨,同比增4.5%。水果种植面积215万亩,同比增长4%;产量265万吨,同比增长6.7%。桑园种植面积63.6万亩,同比增长2.1%;蚕茧产量9.45万吨,同比增1.61%。西甜瓜播种面积73万亩,同比持平;产量128.5万吨,同比增2%。全市肉类总产量66.75万吨,同比增长1.5%;水产品产量28.33万吨,同比增长3.2%。
三、2018年主要工作重点
2018年是党的十九大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为确保全年农业工作发展目标全面实现,为乡村振兴战略顺利落地奠定坚实基础,我市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突出稳产能,着力挖掘粮食生产能力。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继续实施粮食安全保障及产业提升行动,建设粮食标准化生产加工基地22个,扶持发展壮大粮食生产新型经营主体15家以上,扶持建设育秧中心、统防统治中心、烘干和加工销售中心等社会化服务主体10家以上。实施种子工程,建设高标准良种繁育基地5个。全面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和建设工作,争取到2019年完成196万亩水稻,59万亩玉米的生产功能区划定任务。开展耕地质量提升行动,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继续优化品种结构,扩大市场需求旺盛的优质常规水稻、绿色水稻、富硒水稻、特色杂粮等优质粮食的种植规模。组织开展好今年全市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发放工作,加强粮食类“三品一标”登记保护,增加粮食品牌创建,提高我市优质稻米知名度,提高粮食附加值。
(二)突出显特色,着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继续深化一产显特色发展思路,深入实施新一阶段现代特色农业产业“10+3”提升行动,其中,蔬菜、食用菌产业要加强规模化、标准化、工厂化生产基地建设;糖料蔗产业要完成24.6万亩“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和139万亩糖料蔗保护区实地划定;水果产业要加大标准化果园建设,不断提升果品品质,做强做优特色水果,要以开展柑桔产业发展立法调研为契机,促进柑桔产业健康发展;茶叶产业要加强品牌宣传推广,积极拓展国内外和东南亚市场;桑蚕产业要向茧丝绸深加工发展,进一步降本提质增效;要推进生猪、渔业转型升级,加快肉牛羊产业发展,进一步扩大特色渔业养殖规模;富硒、有机农业产业要继续扩大示范基地建设,新认定一批富硒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落实好市政府与自治区农业厅共建南宁农产品绿色优质安全示范基地合作协议,持续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和养殖基地建设,把优质产出来,以市本级项目实施为抓手开展80个标准化、规模化种养殖基地建设,抓好2018年隆安县和武鸣区两个优势特色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不断规范和鼓励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按标准进行生产。实施品牌提升行动,持续打好生态牌、绿色牌、富硒牌,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力度,力争每个县区平均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5个,2018年底全市有效期内“三品一标”产品数量比2017年底增加10%以上,着力提升南宁香蕉、火龙果、茉莉花、优质大米等优势产业的品牌影响力,加快打造武鸣沃柑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一批“邕系”农产品知名品牌,把我市农业品牌竖起来。
(三)突出强示范,着力开展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创建。实施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增点扩面提质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结合县区实际重点发展一批特色鲜明、产业融合度高、效益突出的示范区,争创更多自治区级、国家级示范区。2018年计划新建市级示范区12个,组织8个示范区参加自治区核心示范区考评,基本建成24个县级示范区、100个乡级示范园,在每个涉农行政村(社区)中全面启动村级示范点创建,年底建成485个村级示范点。各县区要力争3月底前完成各级示范区的选点工作,全面启动今年的创建工作,到年底每个县区基本建成1个自治区级示范区、2个县级示范区和每个乡镇拥有1个乡级以上示范区。探索组建示范区联盟,加强示范区之间技术协作、资源共享、利益协调和经验交流,逐步实现示范区市场化运营。推进示范区的提档升级建设,主动把握当前农业农村发展新态势,鼓励并指导一批特色产业突出、基础设施完善、促农增收效果显著、经营管理水平高的示范区,不断向一二三产融合方向建设和发展,为创建“三园三区一体”打下坚实基础。重点做好横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全国糖料蔗生产保护区的建设工作,加快推进西乡塘区“美丽南方”田园综合体试点进程。
(四)突出促融合,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融合就是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继续创建一批休闲农业示范区,打响南宁休闲农业品牌。2018年新建15个南宁农业休闲示范区,继续做好2017年度15个休闲农业示范区的验收考核,支持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拓展休闲功能,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初步形成节点特色明显、品牌形象突出、产业基础完善的环首府休闲农业产业带。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推动农产品加工向工业园区集中,加快形成农产品加工园区,积极引进涉农龙头企业到我市开展农产品加工,积极扩大香蕉、火龙果等果蔬加工和畜禽加工规模,强化农产品加工项目扶持,打造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品牌。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开展南宁市农业综合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强化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启动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加快建设运营村级益农信息社标准站、专业站及简易站,2018年底前完成全市700个行政村2100个益农信息社建设,依托益农信息社加快推进农业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培训体验四类服务进村入户。
(五)突出现代化,着力抓好农业科技推广。要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和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做好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继续深入开展畜禽品种改良工作,推广应用“微生物+”现代生态养殖技术,适度扩大稻鱼、稻虾综合种养规模。深入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与指导,围绕农业生产、主推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需求,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今年至少要举办12期,培训1500人次以上。抓好新挂牌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建设,继续组织武鸣区、横县、宾阳县、上林县、马山县、隆安县、西乡塘区、邕宁区8个项目区县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实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探索建立“农技推广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加快农业区划成果转化,开展第四批广西特色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航测调查工作,实施3个农业资源持续高效利用实验项目,做好大宗农作物种植面积定点常态化遥感监测和农业资源区划信息系统数据采集。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力争2018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3.5%,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4%,甘蔗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4.5%,重点做好武鸣区创建全国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工作,强化农机农艺结合,力争到2020年底示范县甘蔗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
(六)突出可持续,着力发展生态绿色农业。大力推进畜禽现代生态养殖推广“栏舍生态化+微生物”养殖模式、异位发酵床粪污处理模式,计划建成5-8个异位发酵床示范点;以县域为单位对畜禽规模养殖场进行登记备案并统一编码,继续加快畜禽现代生态养殖认证工作,今年完成65%的认证任务。全面落实好河长制、土十条、水十条、大气十条等各项制度,推进农村水环境治理,加大黑臭水体整治力度,开展邕江网箱整治,认真完成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修编工作,依法依规,科学准确划定本辖区水产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继续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开展作物秸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以及农田残膜回收工作,研究制定我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做好武鸣、横县、隆安、上林、宾阳等五县的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继续推进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等技术模式,从现在起到 2019 年,全市逐步将化肥使用量年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单位防治面积农药使用量控制在近三年平均水平以下,力争到 2020 年,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和全市农药使用总量实现零增长。组织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按时完成普查工作。深入开展“美丽南宁”乡村活动,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18年新建5个市级生态综合示范村,邕宁区在建的5个2017年度示范村项目要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在今年7月底按时完成市级考评验收。
(七)突出严监管,着力抓好农业质量安全。以“三品一标”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建设,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检测监管,建立健全生产记录档案,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从田头到餐桌可追溯管理。深化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证制度和“红黑名单”制度,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监督抽查工作力度,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97%以上。认真贯彻落实《种子法》、《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种子市场监管方案》的精神,进一步强化种子市场监管,确保我市农业生产用种安全。深入贯彻实施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及其配套规章,全面落实农药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县区属地管理责任和农业部门行业管理责任,加强农药肥料生产经营使用全程监管,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活动,重点加强柑橘黄龙病、红火蚁、禽流感等重大动植物疫情疫病防控,确保各项免疫指标达到国家标准。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农机”活动,新创建横县、隆安县两个平安农机示范县,以及14个平安农机示范乡(镇),20个平安农机示范村、580户平安农机示范户。
(八)突出新动能,着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一是加快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全市13个县区开发区,105个乡镇,1413个行政村,106万承包农户,600多万亩承包地,今年要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确权成果数据要全部通过农业部质量检查工具的质检验收,整合汇交到自治区农业厅和国家农业部的数据库;全部农户的确权纸质档案材料要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整理,顺利移交档案部门进行永久保存;要做好确权质量成果县、市两级第三方公司的验收和整改,确保顺利通过自治区成果验收,真正实现12月底前将证书全部颁发给农户,并为下一步工作移交给不动产登记部门做好准备。二是要按照全区统一部署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和乡镇流转交易服务机构,完善确权信息管理系统,推进与产权统一登记机信息互联。三要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切实摸清摸准集体家底。四要规范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健康发展。五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重点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高、产业化集群规模大、竞争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2018年力争新增认定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新增农民合作社400家,新增家庭农场150家。
(九)突出增收入,着力开展产业扶贫和产业富民行动。要全面落实全市2018年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推进大会工作要求,瞄准目标、精准发力,坚决打好深度贫困地区产业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一是开展精准产业稳定脱贫行动,选准县(区)“5+2”个特色产业、贫困村“3+1”个特色产业,确保脱贫摘帽贫困村特色产业覆盖率达到60%以上。二是指导和协助贫困县(区)根据产业发展实际,推动每个特色种养产业培育引进1—2个龙头企业,指导推动产业覆盖到的贫困村分别建立健全1—2个农民合作社等合作组织,探索产业扶贫新机制,确保贫困户都有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带动,力争实现县区有扶贫支柱产业、村有扶贫主导产业、户有增收致富项目的产业扶贫新格局,推动“一村一品”、“一乡一品”扶贫产业持续发展。三是开展创建特色产业扶贫示范园行动,在2018年预脱贫村和56个深度贫困村建成至少一个特色产业扶贫示范园,重点支持香樟、桑蚕、晚熟柑橘三大产业,以及贫困村确定的“3+1”特色产业;重点支持马山县做大做强“里当鸡”特色产业,助力深度贫困村脱贫。四是积极培育和引进扶贫龙头企业,推动龙头企业和贫困村的产业合作,充分发挥企业资源优势,引导企业帮助深度贫困地区开发特色产业、解决劳动力就业、发展股份合作经营、推广优良种养殖品种、做好贫困村养殖产业疫病防控工作。五是着力盘活村集体资源,发展贫困村集体经济。六是持续深入开展“产业富民”专项活动,围绕“五个一”目标,推进五化建设,大力实施“十项进村行动”,创建马山县、邕宁区、良庆区3个“产业富民”专项活动示范县区,创建9个示范片区,创建12个示范乡镇,48个示范村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