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风光旖旎。武鸣这片三千多平方公里的热土上,早已处处是美景,处处有生机。
出台旅游新政、挖掘旅游资源、建设景区景点、联通旅游公路、拓宽旅游产业……勤劳智慧的武鸣人,在“全域旅游”时代号角的指引和鼓舞下,认准“全域旅游”的发展之路,干劲十足,让绿水青山变成一座座金山银山。在这里,旅游的跨越式发展,不仅带来了熙熙攘攘的游人,还促进了投资项目的推进,激活了发展的一池春水。
科学规划 武鸣旅游起点高
为了做好“全域旅游”的工作,武鸣区上下一心,以满足游客旅游休闲消费需求作为旅游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引领、规范、提升并举,加大政策扶持,全面提升旅游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
规划先行,旅游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武鸣根据“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完善并提升了《武鸣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了武鸣区全域旅游工作方案,加快建设城区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旅游交通设施建设,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积极融入大南宁旅游圈、环大明山旅游圈和北部湾旅游圈。按照南宁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部署,武鸣区经济建设“一圈两带五区”的要求,加快南宁—武鸣—大明山壮乡风情旅游带的建设步伐,今后5年将在城区范围内建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1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2家,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1家,广西四星级乡村旅游区6家,广西三星级以上农家乐8家,城区内乡村旅游区和农家乐60家以上。
加强布局,旅游板块特色日益凸显。作为壮族的发源地之一,武鸣深谙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把“旅游+文化”等文章做得有声有色: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早已名声大振;宁武镇伏唐屯和双桥镇大伍屯的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现代发展有机结合;马头镇龙头峰的梧桐花火遍了区内外驴友的“朋友圈”;伊岭溪谷休闲农业示范区成为广西五星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其中特色水果采摘园(农家乐)和农耕文化体验及农产品初加工区,特色花卉种植与展示、喀斯特溶洞观赏、农作物种子育种和无公害蔬菜产业区,润宇火龙果科技示范展示区和农家乐与乡村旅游区分区明确,可以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大明山生态休闲旅游和骆越文化旅游区资源得到整合,目前,汉江欢乐谷、朝燕森林公园等项目建设步伐在加快推进当中。碧水源山庄、锦泉山庄、伏唐山庄也进行了升级改造。
提档升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得好不好,关系到一个地区的口碑。不做一次性交易,诚实的武鸣人用热情的款待、完善的设施和丰富的旅游产品赢得了游客的赞誉。柏油路、水泥路、砂石路,路路四通八达,这是武鸣区道路发展的现状。近年来,武鸣统筹组织好在建过境公路项目征地拆迁工作,确保武鸣至平果二级公路武鸣段、马山至平果高速公路武鸣段、都安至武鸣二级公路武鸣段等如期建成通车,同时稳步推进县乡道公路提级改造工程,形成了布局合理、城乡贯通、村村相连的农村公路网络。一边玩得不亦乐乎,一边享受完善设施带来的便利,不用再担心吃饭的问题,更不需要大老远地跑到十几公里外住宿,这是武鸣景区设施建设给游客带来的贴心服务。今年,花花大世界风景区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爱琴海湾、迷境花园、花海秘境等项目建设完工,正式对游客开放,伊岭岩景区完成了围墙的整治改造,装饰了游客中心,改造了壮民族长廊休息区;汉江欢乐谷投入9800万元,已建设完成4.5公里漂流线路;朝燕林场森林公园完成了樱花园、生态停车场等项目的建设。
提档升级,武鸣用真心诚意赢得旅游好口碑。
深度融合 旅游多元化融合焕发新机
在发展旅游事业中,武鸣把旅游与其他产业有机融合,达到相互促进,循环发展。
凸显壮族特色,促进文化旅游双融合。武鸣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是壮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为弘扬民族文化,武鸣自1980年以来连续举办“壮族三月三”歌圩,使“壮族三月三”歌圩成为武鸣壮族文化品牌。“壮族三月三”歌圩活动期间,在武鸣城区及各景区景点举办民族文化活动、民族体育竞技、壮乡美食展示及制作等活动,吸引广大游客慕名前来,流连忘返。目前,武鸣区正精心打造伊岭壮乡文化生态旅游综合示范区,从山水生态资源、建筑风格、民风民俗、风味小吃、民族服饰、民族工艺等方面全景式展示中国壮乡民族风貌。
壮乡处处是风景,是武鸣人对“全域旅游”的谋划。结合“壮族三月三”歌圩活动,罗波镇探索打造骆越文化旅游小镇,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建设罗波社区,并投入1500多万元改造罗波潭周边的环境。同时,罗波镇连续7年举办骆越始祖王祭祀大典活动,祭祀活动不仅延续忆祖、祈福等传统仪式,还重点推介优质农产品、民族服饰、传统美食等,全景展示骆越文化特色。2017年罗波祭祀活动吸引外来旅客约13万人,旅游经济收入200万元,文化为媒,古镇焕发新生。
依托现代农业,农旅结合赢取双丰收。武鸣人曾担心:放下手中的锄头和千百年来依赖的土地,能不能真正实现产业转型?“大搞特搞”旅游会不会只是“一阵风运动”?然而,去年519.76万人次的游客接待和36.93亿元的旅游总消费,让武鸣人惊喜地发现,农旅结合对武鸣是巨大的机遇,更让武鸣人坚定不移地走上农旅结合的发展道路。
如今,武鸣区特色小镇的发展势如破竹、渐入佳境,其中,双桥镇八桥村借助邓家大院七十二道门的名声,成为武鸣区开发打造的新农村示范点,村庄改头换面,破旧农房变成清一色的小别墅型新建筑;罗波镇罗波社区利用壮锦图案等骆越文化元素,809间民房的外立面得到修缮;双桥镇下渌村走上生态农业和旅游业齐头并进的道路,成为名副其实的“水果名村”……
腾笼换鸟,是挑战,也是机遇。为了让农民改变千百年来“靠天吃饭、靠地养家”的固有生存模式,武鸣加强示范带动,按照“大产业提升、大旅游整合、大生态保护、大景观营造、大文化发展”的建设理念和规划架构,创建武鸣伊岭溪谷休闲农业示范区,创建面积30883亩,其中核心区6660亩,拓展区10850亩,辐射区13373亩。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做大做强核心区特色水果、花卉、蔬菜、玉米育种、休闲旅游等主导产业,探索不同类型的建设投入和生产经营模式,推动一、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周边村屯现代农业发展。实现核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拓展区高10%以上,比辐射区高15%以上,比所在镇高20%以上。
因地制宜 景区发展扶摇直上
发展“全域旅游”,需要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总而言之,“全域旅游”所追求的,不再停留在旅游人次的增长上,而是旅游质量的提升,追求的是旅游对人们生活品质提升的意义,追求的是旅游在人们新财富革命中的价值。
如何满足游客对旅游质量的要求,武鸣各大景区可谓是想尽了办法。
花花大世界景区动起真格:山水游、文化游、亲子游、情侣游四个旅游主题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其中,建设好的椰林大道宽敞舒适,微风徐来,游客置身其中好不自在。为了让游客不出门就能看到北海的风光,景区更是花大价钱从北海银滩购买了最好的沙子布置于爱琴海湾区。此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是让景区多了一份名人效应:壮乡风雨桥附近的一座喀斯特地貌的山峰酷似仰天思考的鲁迅,因此,从北京前来拍摄的摄友戏称该座山为“鲁迅山”。
伊岭火龙果科技示范园搞起了科技:广西佳年农业有限公司给园区内上千亩火龙果装上LED灯,以期延长植物的光合作用,让火龙果在晚上也能享受到“日光浴”,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据介绍,经过几年的试验,园区一亩火龙果由试验前的200颗左右的花蕾增加至试验后的600多颗。此外,公司根据市场销售的需求,对火龙果的重量、甜度等进行标准化生产。公司采取订单式销售,尽管火龙果目前还没有成熟,但已被预订一空,最高销售为35元1个,最远销售至新疆。
南宁市卉芫园林有限责任公司做起了花卉文章:在170多亩花卉基地里,上百个品种的花卉让人应接不暇;屋顶、墙体立体绿化别出心裁;小面积的花田、精品小园林造景令人称道。
碧田原农耕文化体验园打起了价格战:20至30平方米的QQ农场菜地,一年租金仅为750元,市民在这里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种植应季蔬菜,只要有空闲,就可以免费来采摘。此外,市民还可以享受垂钓的乐趣,更能吃上柴火炒出的农家菜。为了让市民吃得过瘾,该体验园的负责人更是放出豪言:“4月1日至8月31日,清蒸罗非鱼或者红烧鲤鱼只需要1元一份”。
纳天山庄打出了养生牌:远离城市喧嚣,告别城市的喧闹,这里是养生休闲好去处。湖光山色,曲径通幽,300多亩的名贵树种任人欣赏,草莓、杨梅、油柑果、砂糖橘任人采摘,桂绿1号茶叶清香扑鼻,一壶清茶便可放慢生活、品茗一日。
大明山汉江欢乐谷玩起了心跳:该景区的漂流项目可谓惊险刺激,漂流源于大明山汉江河山泉水源头,漂流河道全长4.58公里,以大自然原始生态景观为主,从漂流的起点至落客区大约需要120分钟,游客坐上漂流船,一路乘风破浪,可尽情体验“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感觉。
在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道路上,武鸣各个景区因地制宜,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旅游发展新路子。
三千多年山歌古韵悠悠,三十七载歌圩唱美壮乡。武鸣以发展现代旅游业为主攻方向,以打造“武鸣壮乡风情旅游带”为重点,积极拓展“两周游”(南宁周边游、周末游),稳步推进伊岭壮乡文化旅游综合示范区、大明山生态休闲与骆越文化旅游区、沿邕武路生态农业旅游区建设,加快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积极创建一批“旅游名镇”和一批“旅游名村”,全力打造全国著名的以壮文化为特色的休闲旅游目的地。环顾武鸣大地,“全域旅游”正风生水起!